拉麵種類百百種,來個快速問答:什麼拉麵會加進大量蔬菜、大量油脂、大量蒜頭、大量醬油、還有多到爆炸的麵?
3、2、1,答不出來的你去吃一蘭吧。因為這個答案顯而易見,你回答「拉麵二郎」「二郎系拉麵」都是正確答案。
二郎,這個魔鬼般的名字如果不能讓你心中有一絲恐懼之感,那代表你與拉麵的距離......有點遠(所以就叫你繼續去吃一蘭了)。
用二郎作為 #深夜胃酸的逆襲 的題目是個既恰當又不適切的選擇:拉麵二郎當然美味,脂肪與糖的合體就是美食之所以美味的根源,拉麵二郎有大量的炒高麗菜與豆芽菜,還有大量的豬背脂像白雪一般覆蓋在堆積成山的蔬菜上。
二郎拉麵什麼都大,美味的程度當然也很大;但相對地,高油高糖高鈉的二郎拉麵當然會讓你胃酸有如火山爆發般噴出,遭遇過二郎拉麵衝擊的平凡人,可能光想起那些衝擊般的回憶,就會引發胃酸的逆襲。
但是噴出來的可能不只胃酸,遍居各地的二郎系拉麵最近引起了不少爭議。說是「最近」其實不太確切,已經誕生將近十年的拉麵二郎似乎一直都有這個問題,而隨著「二郎」的聲名逐漸遠播,卻使得這個問題發生的頻度與引發的慘況越來越嚴重。
最近,在東京下北澤附近的拉麵二郎環七新新代田店貼出了一則推文:「附近鄰居向我們抱怨,最近有很多人在附近嘔吐與隨處小便.......如果你吃不了那麼多的話,請不要點那麼多,如果你不清楚本店拉麵的分量,點了卻發現吃不完的話,可以不要勉強吃完,拜託各位。」
https://twitter.com/26shinshinda…/status/1122018788948365312
如果你踏進任何一家二郎拉麵,你也許會發現這裡的拉麵點菜法就跟組一張BOM表一樣複雜:你可以選擇菜的份量、蒜的份量、麵條軟硬、麵的份量等等。基本上第一次來店的客人最好點小碗試試看,因為平常在台灣都只勾「大碗」的顧客們,不知道二郎的大碗份量跟你的頭顱一樣大(可能更大)。
事實上二郎的小碗對女性顧客來說已經很不人性,許多二郎分店推出了「半碗麵少」(ハーフ麺少なめ)──就是小碗麵減半份量再減麵,這樣的安排仍然讓許多女性望之卻步──你常會在二郎店裡聽到不可置信的驚呼聲。
因此拉麵二郎當然不是好姊妹開女子會的好場所,事實上,「禁止兒童進入」的標語也幾乎成了二郎各分店門口的海報,這裡不是一般的拉麵店,它是「二郎神」(欸)給最虔誠拉麵信徒的終極拉麵試煉。
即便是最恐怖的「雙倍大碗再加量」拉麵,也僅有1千圓而已,更遑論那些炒菜加量與蒜頭加量是不加價的。二郎不需要你的錢,它需要的是你的熱情、你的毅力與你胃袋的伸展性。
這種近乎宗教崇拜一般的用餐體驗,讓追隨菜多油多蒜多的二郎拉麵的死忠粉絲們,甚至有一個專有稱號:jirolian(二郎眾)。誰有資格被稱為二郎眾呢?就是每次都堅持料全加的客人......你還得每周至少去神廟膜拜3次以上。
問題來了,拉麵二郎既然是崇尚犧牲的邪教,那麼一定有人撐不過殘虐的受煉過程。吃完搖搖晃晃走出店面,迎面一陣冷風讓你打了冷顫,糟糕,你感覺胃部一緊......
我們知道二郎附近有人隨便尿尿的原因了,但是你知道為什麼上頭店長要說有人隨地小便嗎?那是因為在二郎吃得實在太多,胃部膨脹之後擠壓到並非乾癟的膀胱,等你一站起來時,下垂的胃部給你的膀胱來個泰山壓頂......
拉麵二郎早已是許多試膽大會與懲罰遊戲的最後關卡,「不敢點菜多蒜多的傢伙是膽小鬼」是這種遊戲的基本規則。但是別忘了,在日本隨意便溺嘔吐,是會犯上刑事與民事訴訟的,想到這裡,是不是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呢?
台灣吃不到二郎,但台灣有沒有二郎系拉麵呢?當然有,不過有人說麵屋武藏就是二郎系拉麵......這點我有點持保留態度。
當然,二郎系拉麵並沒有制式的作法,只有菜多蒜多麵多醬油多這個原則(我個人認為至少得加上粗麵),但當你如果看到端上來的麵,沒有像下圖那樣令人一眼嚇尿的完美金字塔造型,那麼對二郎粉來說,自然是難免心有悽悽然。
說說你的二郎體驗吧!或是台灣哪裡有你認可的二郎系拉麵呢?大王近年病體纏身,已經不再是拉麵浪人,但前陣子吃了鬼金棒,頗有二郎之風!